中国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两岸人民深受地震灾害之苦。台湾地区位于欧亚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交汇处,地震频繁。
“9·21”大地震中,台湾中部就出现了2万多处山崩。台湾地质所从去年开始对台湾地区进行山崩调查,发现“9·21”地震造成台湾山区潜藏山崩危险的隐患处竟达数万个。仅宜兰县可能发生宽度20米的山崩处就有2000多处。专家估计,这些山崩隐患处可能要经过10年才能渐趋稳定。
“9·21”地震还造成台湾中部山区发生多处大塌方,地形改变甚大,全省崩塌点约有2365处,崩塌面积达14347公顷。台湾成功大学防灾研究中心调查中发现,这些大规模的崩塌土方,正是诱发泥石流的最重要因素。台湾400多条溪流有诱发泥石流的潜在危险,比“9·21”地震前约增加了1倍,诱发泥石流的降雨量也由40厘米降到20厘米。七、八月是台风季节,可能将面临更大危机。
长期以来,海峡两岸的地震学者一直密切关注海峡两岸的地震活动,致力于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为海峡两岸人民造福。祖国大陆有关地震预测的研究,包括海城等地实现中短期地震预报的分析研究,引起台湾地震专家的极大兴趣。以前台湾学者认为地震是不可能预报的,祖国大陆的研究使他们改变了观念。台湾学者注意到,祖国大陆的《防震减灾法》已经在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祖国大陆的学者表示,实践证明防震减灾要求实效,就必须把地震科技与行政管理结合起来。台湾在去年“9·21”大地震后,出版了一批质量较高的科普读物,如《大地裂痕》、《变脸的大地》、《地震大解剖》、《世纪末的震撼》等,这些书对民众了解地震知识,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很有帮助。
近年来,海峡两岸地震学界不断开展地震科技交流与合作,先后举办过多次研讨会,其中包括1992年5月在北京举办的第一届海峡两岸地震工程研讨会,1995年夏天在台北举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地震科技研讨会,1999年8月在西安举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地震科技研讨会,今年1月在台北举办的两岸地震交流与合作学术研讨会和最近在福州召开的“海峡两岸城市防震减灾研讨会”等。
近期的研讨内容涉及台湾“9·21”大地震和祖国大陆有关强震活动机理研究、工程抗震、防震减灾技术系统建设、地震应急与灾害损失评估、防震减灾法制建设和高新技术在防震减灾领域的应用以及震后恢复重建等多个方面。研讨重点从过去主要着眼于地震科学研究,拓展到关注、探讨如何把有关的科学技术应用于防震减灾实践中。